地板清潔三原則
很多人認為「打掃地板不是買個清潔劑用拖把拖過一遍就好?」,其實打掃也是有套專業模式在裡頭的喔!
原則一.因材施「劑/技」
台灣多數居家地板以磁磚、木材、塑膠(PVC)材質為主,每種都有其適合的清潔方式,而清潔劑成分大致上大同小異,最基本需要水與界面活性劑,再依香味添加香精。
既然基本成分很簡單,為什麼在市面上會看到如此多種清潔劑呢?
原因就在「不同場所,其累積汙垢的酸鹼值不同!!!」
髒污通常可分為酸性和鹼性,例如廚房的油污,屬於酸性,因此寫著廚房適用的清潔劑,大多為鹼性,再搭配熱水清洗,溶解油污的效果特別顯著;浴廁的汙垢多半屬於鹼性,不管是馬桶裡的尿垢或淋浴間的皂垢,都能利用市售的酸性浴廁清潔劑輕易清除。
酸性去污力雖然好,但若是衛浴設備或地板為石質材質,就應小心避免使用酸性清潔劑,可能損害到石材的光澤,留下永久性破壞。
原則二. 外到內、大到小
準備好工具跟清潔劑了,接下來究竟該從哪開始呢?記住「外到內、大到小」口訣,保證你每次打掃時都不迷惘。
「內」是以「換水的地方」為中心,從離最遠的「外」開始掃起,例如換水的地方在浴室,就從最乾淨的房間、最遠的大門開始掃起,再來是公共區域客廳及較多汙垢的廚房,最後才清掃浴室,這麼做的最大原因是「避免重複踩踏」。
因為在打掃過程中,必須重複將拖把桶內骯髒的水換成乾淨的水,如果先掃浴室或離浴室最近的地方,可能在換水過程中又將掃好的地板踩髒。
再來是大到小,我們可以先從大面積清潔簡單附著型污垢(例如:紙屑、毛髮),清潔後能凸顯出頑強黏著型汙垢(例如:膠帶、口香糖),接著再使用微濕海綿沾取中性清潔劑做小面積重點處理,先軟化污漬再用乾抹布擦拭。
原則三.乾→濕→乾
這絕對是打掃大原則,千萬別聽到清潔就接了水管準備潑濕地板,應該趁地面是乾的,先處理輕重量的灰塵毛屑,接著以擰乾的濕拖把「S」型擦拭地面,最後使用乾淨的乾拖把帶走多餘水分,避免木質地板受潮壁變形
資料來源:網上
台中外牆清洗 台中裝潢拆除 台中玻璃清洗 台中大樓清洗
台中外牆清洗 台中裝潢拆除 台中玻璃清洗 台中大樓清洗